一、K线是根什么线?
K线不是线,它是一种能够清晰准确表达股票价格变化信息的神奇图形。K线将一只股票的开盘价、收盘价、最高价、最低价全部融合在一个简洁直观的图形里,让投资者一看就能明白。这简直就是传说中大道至简的至高境界啊。
二、K线诞生记
要说K线是如何诞生的,就不得不提到生活在18世纪德川幕府时期的一位日本粮食商人——本间宗久。
本间宗久出生在上川河口的酒田港出羽地区(现山形县酒田市),而这里是当时米市的重要产地和商业交易中心。身为米商的本间宗久,绞尽脑汁地研究稻米现货买卖及定期交易的价格信息和走势,在这一过程中他想到了一个表示米价波动的绝妙方法。
他把一天中大米的开市、收市价连成柱状图,再把最高价、最低价与之相连,取名“上、下影线”。当天米价涨了画白,跌了抹黑。因为其形似“蜡烛”,于是将之命名为“蜡烛图”。本间宗久过人的创造力也真真切切地化为了巨额的财富,当时流传着一句话“你可以挣上领主的宝座,却休想像本间宗久家一样有钱”。
1990年,美国人史蒂夫·尼森在其著作《阴线阳线》中向西方金融界介绍了日本的“蜡烛图”,引起轰动。史蒂夫·尼森因此被西方金融界誉为“K线分析之父”。
至于为什么“蜡烛图”到了西方之后变成了“K线图”呢?那是因为“蜡烛图”在日本也被称为“罫(日语发:kei)线”,于是西方人就以“罫”字的发音首字母“K”来命名这种图形。因此“罫线”也就成了“K线”。
三、怎样“画”K线?
首先,找到某一交易周期(一天、一月、一年等)的最高价和最低价,并用一条直线垂直的连起来;然后找出这个交易周期的开盘价和收盘价,把这两个价位连接成一个柱状体。如果收盘价比开盘价高(低开高收),就把这个柱状体涂成红色(称为“阳线”),反之,则将其涂成绿色(称为“阴线”)。不过,对于颜色的使用各个国家的是不一样的。比如,中日韩都采取“红涨绿跌”的表示方式,而美国则是“绿涨红跌”。
K线上,表示最高价和最低价的“细线”,叫作“上影线”和“下影线”,而被涂上颜色的柱状体被称为“实体”。“实体”的长度表示收盘价与开盘价的价差,而“上影线”和“下影线”的长度则表示最高价和最低价,与开盘价、收盘价之间的价差。
四、K线多样化
K线所能表达的股价变化的时间尺度,就像金箍棒一样可大可小。既有能表示一分钟股价变化的“分钟K线”,也有能表示一年股价变化的“年K线”。除此之外,“日K线”、“周K线”、“月K线”等也都是K线大家族中的一员。
五、K线的七十二变
K线所包含的信息是极为丰富的。就以单根K线而言,一般上影线和阴线实体表示股价的下压力量,下影线和阳线实体则表示股价的上升力量;上影线和阴线实体比较长就说明股价的下跌动力比较大,而下影线和阳线实体较长则说明股份的上升动力比较强,如果将多根K线按不同规则组合在一起,又会形成不同的K线组合形态,这样的K线形态所包含的信息就更丰富了。
什么“大阳线”、“小阳线”、“十字线”、“锤头”、“射击之星”、“红三兵”、“双重底”、“双重顶”等等等等。各种形态五花八门,叫人目不暇接,其中光经典形态就有四百多种。